close

2010/08/01  台灣立報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

 

資訊社會下,資訊成為商品,遊民成為媒體刺激收視率靶子,議員要上版面,沒有議題可以炒,一而再再而三拿遊民開刀。近用媒體是基本人權,遊民很難表達自己意見,因此博士生戴瑜慧跟一群朋友創辦遊民攝影班,讓遊民自我發聲。

戴瑜慧就讀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大眾傳播與媒體藝術研究所。她表示,社會一直妖魔化遊民,分為正常跟不正常的二元對立,社會應向貧窮開戰,不要拿窮人開刀。她指出,社會控制資訊,遊民被排除,成為資訊窮人,遊民取得資訊同時也取得自我認同,但媒體就如哈哈鏡,扭曲了遊民真實的面貌,遊民每天籠罩在污民化的報導下,造成對尊嚴的挫傷,長久壓抑下變沉默,甚至絕望地否定世界。

 

漂泊新聞網發聲

為了打破集體噤聲的狀況,2007年9月戴瑜慧跟遊民們開始形成一個討論會,希望大家有空間可以對話。

戴瑜慧舉例,大家拿2007年10月的報紙,討論遊民路邊舉招牌的不正確報導,例如正確舉牌工作薪資是8百,而非3百,錯誤報導低估了其勞動價值,遊民擔憂雇主會因而降低薪資。

戴瑜慧說,一般人看到媒體的錯誤報導,會去要求更正,但媒體顯然不會理遊民,因此與遊民朋友們走上另類媒體,透過公民新聞平台,成立漂泊新聞網(http://www.peopo.org/homelessnews)。

遊民透過跟別人借攝影機慢慢學,建立另外一種對話的管道。在一般媒體上看到,民眾跟遊民就是對立,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漂泊新聞網在網路上獲得許多對話及迴響。

戴瑜慧說,去拍影音新聞是團體的行動,雖然技術上只有一台攝影機,但用最簡單、舒服的方式讓遊民使用。遊民在極端貧瘠中運用創意,用紙板、除濕機當主播台,沒有美麗主播跟口齒流利的記者,遊民拒絕所謂的專業新聞美學,創造貧窮美學。

 

從相機前到相機後

有些人是文盲,戴瑜慧就用攝影的方式教學,開始第一年的遊民攝影班,透過讓遊民更便利使用的傳播工具,使遊民更輕易表達想法。

但訓練時也遇到許多困難,戴瑜慧必須克服遊民對照相機的恐懼,因為相機過去是侵犯遊民隱私權的武器,從被相機追捕的人翻身成使用相機捕捉的人,需要非常大的心裡調適。

一開始,使用的器材是即可拍,一個阿伯說給他用是浪費,覺得自己沒有資格用相機。但是老師告訴阿伯說:「你不使用才是一種浪費。」戴瑜慧說,拍照要自己成為主體,才能去拍,社會極度踐踏遊民,因此需建立遊民的自信心跟尊嚴,她們也有能力、有權力使用傳播工具。

攝影班反對技術決定論,重點是拍攝者跟內容,而不是設備跟技術。一開始攝影班使用簡單的即可拍、二手相機器材,很多遊民一輩子沒有碰過相機,所以花許多時間熟悉相機。

第一年大家自由拍攝,老師觀看拍攝內容,發現裡面有幾個拍攝主題是底層人民、台北城的角落生活、居無定所。戴瑜慧說,隨著遊民的遊走,紀錄了台北的邊緣生活,由於遊民是「甘苦人」,她們也紀錄下其他「甘苦人」的生活,例如遊民在公園拍攝下移工的生活,紀錄下台灣的社會變化。

媒體常用偷拍或追拍的鏡頭,導致遊民有許多快閃、驚慌的表情。攝影班的遊民,用自己的觀點詮釋什麼是「遊民」,呈現出自然、微笑的生活畫面,也呈現出漂泊者精神,例如遊民追影拍攝一張從牆迸出的草,他寫到「夾縫中的草顧盼著,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遊民就如牆中草,在困頓的夾縫中求生存,在一無所有的環境下創造。拍照也讓遊民人生改變,遊民阿春說:「我不識字,攝影成為最大的安慰。」

 

遊民是社區共同體

2009年攝影班開始拍人像。戴瑜慧說,拍人像是很大的挑戰,要跟人接觸、進行互動,加上社會歧視製造市民與遊民的對立,社會污名使遊民更難參與社會,從拍花草到人像,遊民看見、接受自己。

2009年開始舉辦「街頭巷尾攝影展」,用巨幅的照片在戶外展覽,是因為當地里長想要驅趕遊民。戴瑜慧表示,遊民雖然居無定所,通常也在固定地理範圍生活,是地方社區的一分子,在社區同樣看日升月落,一起呼吸。她質疑,遊民在社區沒有房子,就不是社區的共同體嗎?

戴瑜慧認為,全球化迅速擴大了人們的行動,所以當代的公民權利、當地的社區參與,不應囿於當地法定住民身分,應該與時俱進的包括住在當地、卻時常有移動的人們,例如外籍配偶、新移民、外國學生、移工等。

2010年,攝影班討論遊民生存最尖銳、直接相關的議題,就是居住權,這也是台灣當前主要社會矛盾,許多弱勢族群的共同議題。過去10年以來,全台灣城市精華地區的國有土地釋出合計超過3千公頃,這些土地的可建築面積超過5千萬坪。戴瑜慧說,遊民住在隔板屋只有一坪,大部分沒錢租只能睡公園,國家卻賣地5千萬坪,社會的公義何在?

戴瑜慧強調,遊民勞動狀況比一般人惡劣,因為「遊民」身分,薪資更少,還會被歧視,當遊民去提勞資爭議時,公部門一樣以你是「遊民」身分打壓、回絕,資本家則是轉換嘴臉,變成慈善家,以慈善之名,行剝削之實,因此遊民除了經濟公民權,也要剝除社會污名,同時爭取文化公民權。

8月7日到8月27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居無定所攝影巡迴展在台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展出,詳細可上當代漂泊網站查詢(http://homelessoftaiwan.pixnet.net/blog)。

遊民在居無定所攝影展演出,拉開的是象徵社會隔離的圍條。(圖文/李宜霖)

@轉載自台灣立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當代漂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