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9 自由時報

記者王俊忠/專題報導

民國87年在台南市開辦街友之家輔導流浪街友正常生活的蔣揚慈善基金會,近來發現街友年齡層有「年輕化」趨勢,近2年輔導過的380名街友中,有81人在40歲以下,約占2成1,甚至有少數8年級生求助蔣揚。

台南縣左鎮噶瑪噶居寺噶瑪天津仁波切基於「實踐慈悲、不為什麼、沒有理由」的理念,12年前在台南市成立街友之家,提供流浪街頭、無家可歸的街友臨時性愛心供餐、沐浴洗衣與休憩場所,並設法輔導街友就業、重返職場;每逢寒冬都與台南市府合辦「冬季收容」,讓街友不致在失業期間挨餓受凍。

南市街友之家表示,以往街友多在4、50歲以上,原因不外中年失業,與家人關係不佳,自我放逐、浪跡天涯。但統計從98年迄今輔導過的380名街友,竟有2成1在40歲以下,6、7年級生增加不少,也有少數8年級生,還不到20歲的年輕人就淪為街友,令輔導的蔣老師咋舌又憂心。

噶瑪天津仁波切認為,年輕街友明顯增加,可能與先前全球性金融海嘯有關,這些6、7年級的街友多數只有國中小學歷、專業技能不足,一旦失業,工作難找,加上缺乏家庭、家人支持,最後流浪街頭、找上蔣揚街友之家求援。

街友之家說,對於身強體壯的年輕街友,都以短期2週接濟方式,輔導他們儘快找到工作,有的人的確找到工作、有的人則不知去向,成效不一。這類年輕街友學歷低、欠缺專業技能,政府職訓部門必須拿出適當對策、提供可重返職場、能為社會所用的技職訓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當代漂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