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4 中國時報
戴瑜慧、郭盈靖
繼社會為內政部所公布的台灣貧富差距急速擴大,貧窮人數增加的數據感到震驚後,主計處連忙公布新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期望以此「利多訴求」安定軍心。然而這份資料,已經清楚證明政府推動非典型就業的結果,就是直接造成勞苦終日,不得溫飽的工作貧窮(working poor)人口,將台灣推入惡性發展的「窮忙年代」。
在台灣,非典型就業直接造成社會兩極分化,也就是數據顯示的最高所得五%者平均所得,為最低所得五%者平均所得的六十六倍。而造成貧窮的主因已不再是二次戰後社會沿襲認定的懶惰或是特殊不幸(例如殘廢)。根據內政部數據,十萬八千戶的貧窮家庭當中,多達八萬戶因失業或從事非典型工作收入過低所致。也就是「勤勞致富」的年代不再,甚至已經淪為「越做愈窮」的「窮忙年代」。將近七十五%的貧窮家庭,是因為不穩定、低薪資、高風險的非典型就業而越做越窮,陷入終身與貧窮為伍的惡性循環,長期以往世代更無法翻身。
根據主計處九十八年統計,台灣從事臨時工作或勞動派遣等非典型工作的人口,已達六十八萬七千人,當中有將近三十萬人的薪資未達基本工資。根據台灣當代漂泊協會以及遊民行動聯盟的調查,因為過低的收入,導致目前已有許多人群被迫過著「有住無吃」或「有吃無住」的生活。亦即每個月數千元的收入,全部投入租一坪大小的隔板屋,食物部分則四處尋找救濟的便當麵包發放。另外一種情況則是用僅有的錢保吃,過著時常被驅趕,日夜擔憂人身安全的遊民生活。亦即台灣社會實際的貧窮問題已非侷限於貧窮線下的「低收入戶」,尚有「遊民群體」,陷入飢餓問題的「蝸居族」,以及一群隨時會跌入到此種困境的龐大「非典型就業人口」。
非典型就業不但直接造成極端的貧窮,更是典型的「勞苦終日、貧苦一生」。內政部公布最低人群五%的平均年收入六萬八千元,平均每月五千餘元的收入,對許多台灣人民,特別是台北居民而言,非常難以想像要如何過活。但目前四處觸目可見的舉招牌工作,就是這樣的高勞動、低薪資性質。舉招牌是許多貧窮朋友的固定工作。這項工作通常一周只有兩次(周末),一天八個小時,而其薪資更一路從九百元被削價到不到七百元,每個月八次,也僅有五千六百元的收入。有些貧窮朋友還因為在惡劣天氣中舉招牌而生病。
更值得注意的是貧窮問題已經衝擊到傳統所認為的社會中堅。目前的遊民生態已非傳統的老弱病殘,更已有青年遊民、中壯年遊民,以及家庭遊民。一位大學畢業的朋友,描述自身的派報經驗。每日大清早,到派報公司報到,等待工作地點派發,背著厚重的DM海報,挨家挨戶投寄,工作時間超過八小時,日薪八百元,即使全月無休,仍賺不到二萬元。
走過「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台灣社會需要一改過往五○年代對貧窮問題的想像,以新思維、新態度嚴正的面臨「貧窮問題」。然而從內政部將貧窮人口增加誤導為政府擴大照顧弱勢者的假言搪塞,主計處的經濟成長煙霧彈釋放,以及行政院將球丟回社福機構或是呼籲富人施捨,都說明當前的政府體制根本無心改變既有的錯誤政策方針,反而企圖以信心喊話,模糊焦點的方式,暫時平息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