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7 自由時報
記者何世昌/台北報導
新聞連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478...
「拖鞋、衣服、圍巾、帽子、碗盆、毯子、睡袋…從開始在外流浪的那刻,它們就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剝皮寮即日起至11月15日舉辦「棄物展」,由台灣當代漂泊協會主辦,中華電信工會、左木工作室、漂泊工站、大俠攝影教室協辦。策展人鄭怡雯,街友「家私」常以廢棄物為由遭惡意丟棄;盼藉展覽籲政府正視。
阿平因工廠倒閉,生活陷入困境,淪為街友,曾有整整22日僅以喝水度日。(記者何世昌攝)
阿平憂「家私」遭惡意丟棄,以繩索牢牢繫住,並隨時緊盯。(記者何世昌攝)
「噴水」、「夜間強光照射」、「送到陽明山」,台北市議員用盡手段驅趕艋舺公園的街友;另一頭,台北車站也上演驅趕戲碼,除了拆除大廳座椅,更以廢棄物為由惡意丟棄、沒收街友置於車站內的家當,街友飽受「棄物危機」的威脅。
為此,台灣當代漂泊協會開設「街友攝影班」,盼透過街友的鏡頭、以他們的角度,說他們的故事;此外,協會與藝術工作者彙整街友的攝影作品,並陳設報紙、繩索、泡麵碗等街友的「家當」,策劃「棄物展」
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郭盈靖表示,政府以都市發展作為外衣,剝削社會底層的人,驅趕街友,這種「社會排除」的不當手段,有違正義;她說,盼藉展覽呼籲政府正視街友議題。「棄物展」策展人鄭怡雯也說,台北車站的情況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全台的街友都面臨同樣的處境。
「棄物展」今日開幕,街友阿平現身分享流浪心路歷程;他透露,多年前工廠倒閉,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不知道怎麼過活,只好流落街頭,當年不像今日有慈善團體會發放食物,曾有整整22天僅喝水度日。
阿平說,如果有能力,誰願意住在街頭?盼社會給予街友生存空間。「這是我們的家當,他們不是垃圾、不是棄物。」
「棄物展」即日起至11月15的每週五、六、日於剝皮寮(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27號)展出,開放時間為13時到18時;此外,11月7日下午,左木工作室負責人孫銘德將演講「棄物改造與自力生活」,11月14日下午則有「棄物改造DIY」活動。
街友阿成說,「拖鞋、衣服、圍巾、帽子、碗盆、毯子、睡袋…從開始在外流浪的那刻,它們就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家當在身,我才放心。」(記者何世昌攝)
強風來襲,街友利用繩索將家當、背包緊繫於招牌或柱子,以免遭勁風吹走。(記者何世昌攝)
以報紙包裹毛巾,再利用橡皮筋緊綑,就成了街友露宿街頭的枕頭。(記者何世昌攝)
「棄物展」隨處可見「禁止堆放廢棄物」等標語,藉此凸顯街友在外露宿的困境。(記者何世昌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