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1     標題2     標題3     標題4 

目前分類:中國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1.04.14

 城市因人而生動。正是有了操持不同工種的勞動者,有了各種層次的老百姓,一座城市才會具有迷人的生活氣息,而不至於淪為鋼筋水泥的叢林。縱是確有極少數人不能在這個城市​​有尊嚴地生存,去留與否也應是個人自由選擇。

 一場即將到來的盛會讓深圳如臨大敵,草木皆兵。在過去100天的時間裡,深圳警方已陸續將8萬餘人趕出這座城市。他們或是涉嫌賣淫的失足婦女,或是身患精神疾病的患者,或是晝伏夜出的無業人士,或是揚言報復社會意者,但他們身上都被貼了同一個標籤:潛在治安高危人群。

 作為一個走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深圳粗暴地將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劃分成三六九等,已經明顯有違現代社會公平正義的理念;動用行政力量,將那些邊緣群體和弱勢群體強行排擠出去,更是對公民居住權和自由遷徙權赤裸裸的踐踏。遺憾的是,如此於情於理於法都有失偏頗的做法,竟被有關部門當作一項戰果來宣示。

 當然,只要遇到盛大活動就犯病,深圳並不是第一個患者,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患者。照理說,隨著中國日漸強大,越來越多的世界級盛會都更加青睞我們,有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豐碩成就撐腰,前進中的中國理應更加從容和自信。但是,當全世界的目光聚焦過來,那些被選中的城市卻總是突然像個要面見貴賓的小媳婦兒,開始擔心自己的衣衫不夠整潔,擔心自己的妝容不夠精緻,擔心自己所用的香水不夠高雅,於是在閨房裡如坐針氈,自己嚇唬自己。

 城市因人而生動。正是有了操持不同工種的勞動者,有了各種層次的老百姓,一座城市才會具有迷人的生活氣息,而不至於淪為鋼筋水泥的叢林。縱是確有極少數人不能在這個城市​​有尊嚴地生存,去留與否也應是個人自由選擇。在正常的城市生態中,不同的社會群體原本是可以和諧共處的,但有些城市的管理者卻容易形成一個壞習慣,他們總是慣於想像出很多的假想敵。路邊的小攤小販是潛在的敵人,小區維權的居民是潛在的敵人,向包工頭討薪的農民工是潛在的敵人,房屋遭強拆的業主是潛在的敵人,失業青年是潛在的敵人,精神病人是潛在的敵人,誰要影響哪怕有可能影響到穩定,誰就是敵人。

 正是這種穩定壓倒一切的思維定勢,讓城市主政者將社會風險估計得過於嚴重,以至他們總是要求自己的下屬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久而久之,這種自己嚇自己成了一種僵硬的處理人們內部矛盾、處置日常事務的方式。幾年前,有一個帖子備受網友追捧,其標題《穩定什麼也沒有壓倒,只壓倒了我們》,雖然有些驚悚,但也有幾分道理,值得我們反思。

 

當代漂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的城?

 

日前,廣州多處天橋和高架橋橋底的水泥錐引發了人們的關注。網友猜測:這些水泥錐可能是為了驅趕流浪漢而建。面對公眾的質疑,廣州建委承認,水錐已經修建十年,最初的目的是防止流浪漢在橋下休息。

 

中國的城市化發展到今天,輝煌的鋼筋混凝土叢林之下,城市底層人們的生存狀態卻依然堪憂。牽涉其中的人們至少包括:進城打工遠離家人而飽受歧視的農民工,和父母一道來到城市卻因戶籍問題沒有書念的孩子們,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宥於城市規劃不得不離開故土的拆遷戶,受到驅趕的流浪漢、乞丐、性工作者。對於他們而言,城市並不一定意味著現代、文明、激動人心的機會,而更有可能是孤獨、不被接受、令人絕望。本期1510周刊,關注城市弱勢群體的權利,討論城市裡的人們應該如何共同生活在一起。小小水泥錐再次暴露了城市規劃中的大問題:城市對弱勢群體缺乏人道關懷,對外來群體多有歧視,離真正的開放、包容還遠得很很。

 

世界級盛會似乎總讓弱勢群體感到尷尬。2011年大運會前夕,深圳警方在100天內將將近8萬餘潛在治安高危人群趕出深圳。媒體人湯嘉琛認為,在正常城市生態下,不同的社會群體原本是可以和諧共處的,管理者要正確認識這些社會風險,對弱勢群體的基本權利比如居住權亦要有尊重。閭丘露薇則提到,為城市發展添磚加瓦的農民工的生活條件相當惡劣,城市生活中,也總是被忽略的那一群。當舉國之力籌辦世博會,奧運會時,真的是不是應該想想,如果這一個個的農民工,他們的生活也能夠匹配上這樣的場面,那會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當代漂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