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0 中國時報
黃文博/台南報導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街友到教會排隊等待收容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台南市也有這樣的免費「街友旅館」,已收容上百位南來北往的街友,三教九流各種人物都有,包括最近來了一位落魄的副總經理,大夥都有不堪回首的人生經歷,也期待有一天幸福能再度來敲門。
十多年前,藏傳佛教噶瑪噶居仁波切出關時,突然覺得很餓,他將心比心,聯想到淪落街頭的街友們,經常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於是下定決心要幫助街友們,在台南市中山公園附近租了房子,並成立「蔣揚慈善基金會」專門照顧街友。
這些年來,蔣揚基金會幾乎訪遍台南市各公園、街頭的街友,並在公園北路成立街友服務處,建立了一千多名街友的資料,平均每月服務六十到九十名街友,提供沐浴場所和三餐,每月都會有卅名左右的新臉孔出現。
前年底,基金會在公園南路巷內,租了一處可收容廿六人左右的舊式三合院平房,讓一些行動不方便和生病的街友有個避風港。現在街友只要流浪到台南市火車站,自然就知道有免費的街友旅館,雖然這裡睡的是通舖或簡單的單人床,但可以沐浴,夏天有電扇吹,比睡公園強得多。
兩個月前,街友旅館入住一位今年四月時還是大陸某台商鞋廠副總經理的男子。六十三歲的他來尋求幫助時,一時還不能適應自己淪落成街友的處境,情緒上出現激烈反應,且有高血壓病史。志工「蔣老師」安排他住進街友旅館之後,他就跟《當幸福來敲門》的電影主角一樣,每天外出找工作,想要東山再起。
蔣老師深入了解才知道,這位在製鞋業風光幾十年的副總經理,沒料到會在今年四月間,被他的合夥人兼好朋友惡性倒閉,一無所有地回到台灣,離婚的妻女都不理他,一夕之間從天堂跌落地獄。他大病一場之後淪落街頭,住進街友旅館尋求機會,上周竟病死醫院,遭遇令人不勝唏噓。
蔣老師說,街友旅館成立以來,經常有各式各樣的街友入住,有十年前是大老闆、還會講日語的;最年輕的街友,有未滿廿歲的,他們大多是和父母吵架蹺家的居多。碰上少年街友,蔣老師在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後,都會盡速勸其回家;還有工作能力的人,則會盡速輔導他們自食其力。長期住街友旅館的,以年邁或生病街友為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