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振峰綜合報導〕遊民遭潑水事件引起社會輿論關注,遊民安置的問題受到關注。台灣當代漂泊協會、遊民行動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以及多名學者昨天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取消政策歧視,制定妥善可行的遊民安置措施;記者會中有多名遊民演出行動劇,凸顯被官方驅趕的無奈與痛苦。

  民間團體昨天呼籲,政府應全面檢討現行收容安置制度、增設方便的盥洗設備、停止迫害遊民,並將空屋變租屋,轉化為市民所需住所。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黃麗玲表示,因為安置地點、管理制度或條件等問題,遊民不一定會願意被安置,寧願選擇重回街頭。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住宅、社福、與就業三方面政策共同著手。

  黃麗玲強調,工作不穩定(如陣頭或只是拿房地產廣告看板),薪資低,無法負擔房租,有實際需求卻又不符合領取社會福利或生活津貼資格等問題,形成了無家可居者露宿街頭的主因。

 他指出,除了住宅與社福之外,政府應該致力推動「足夠生活薪資」的經濟政策。而非僅以帳面上的就業數字來對社會交代,卻不問這些工作的勞動、就業條件以及穩定性。

 黃麗玲說,健全的經濟措施,除了讓無家可居的人能自立生活之外,也能避免有工作的低薪階級、窮忙族,甚至是沒有資產的大眾一旦失去工作,便淪為無家可居者的危機。

 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郭盈靖指出,檢視政府所提對策,除了內政部長江宜樺終於針對城市貧民問題採取正面措施,願意開辦置物櫃外,其他諸如馬總統指示研議的短期收容所、台北市的尋找「新庇護中心」、「美化公園」、以及催生「台北市遊民收容輔導自治條例」,都讓人感到擔憂。

 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李宛真說,台北市政府用潑冷水驅趕遊民引起各界撻伐後,想改用「美化公園」、「送進收容所」以及「強制立法」三合一的「新城市驅逐貧民術」,讓這些居無定所的遊民在大眾眼前憑空消失。

 李宛真表示,驅趕遊民是很不友善的行為,發生潑冷水事件後,總統馬英九指示行政院研議設置短期遊民收容所,但此一措施對於解決遊民居無定所的困境,幫助有限,因為現行安置條件,讓大多數的遊民都進不去收容所。

 當代漂泊協會提出六大主張,全面檢討現行收容安置制度,放寬收容安置對象,朝向更具尊嚴、人性化的方式;增設方便的盥洗設備,與增闢遊民可存放提取物品的區域空間;要求政府停止迫害遊民、工作窮人,停止無效又殘酷的驅趕手段;提供中高齡無工作能力或工作收入負擔不起基本居住需求的露宿者租金補貼;把空屋變租屋,介入協調以炒作為目的空屋,轉化為市民所需的住所;取消政策歧視,將無固定住所者納入租得起、住得起的公共住宅。

 

發佈日期: 2012-01-01 00:10:00

引用自:http://www.twtimes.com.tw/index.php?page=news&nid=2181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當代漂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