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03-19 旺報 【本報訊】

     民進黨表態參加總統初選的前副總統呂秀蓮和黨主席蔡英文,均以「搶救貧 窮」為政見主軸。呂秀蓮第一份說帖「向貧窮說再見」指出,台灣貧富不均的原因,主要來自失業率過高、薪資水平下降,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她還指出,經常生活 在貧窮線下的低收入者有11萬戶,人口267千多人。低所得者占總戶數1.39%,占總人口1.16%。最值得注意的是,低所得人口正每年以1萬戶、3 萬人的速度增加,宛如社會的癌細胞。

     蔡英文的初選聲明提到「3年來,更嚴重的是失業、貧窮、財政惡化的問題,還有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而年輕人從小到大都相信,用功念書才會有前途,但大學畢業之後卻發現,年輕人的失業率達到了歷史新高。

     看來「貧窮議題」將成為明年總統大選的主軸。我們應該深入探究所謂「貧窮議題」的本質及因應方案,才能對各候選人的政治主張做出正確的判斷。我們首先從結構面探討台灣貧窮問題的起源。

     從統計數據可以了解,台灣貧窮問題惡化已超過20年,主要是產業結構調整所造成。1980年代環保意識抬頭、缺工問題嚴重,許多高汙染、 高耗能傳統產業紛紛向開發中國家移轉生產,傳統產業勞工就業機會大減。2000年後,代工型資訊產業發展也趨於成熟,在追求更高毛利率動機下,也快速轉移 生產基地,整體就業機會再度減少。可以說,是產業結構調整造成就業機會減少、失業問題惡化,因而形成貧窮問題。

     這些年來全球化浪潮下,跨國企業與「世界公民」興起,大型公司為了分散風險、增加利潤與擴大市場,紛紛實施全球分工,除了更接近當地市場 提高競爭力外,也方便與當地產業形成供應鏈,減低成本。跨國企業促成跨國就業與就業機會跨國移轉兩大現象,使發展較先進國家具備跨國工作技能的人才,就業 機會與薪資均大模成長,較低階的工作則大量移轉發展程度較低國家。經濟全球化伴隨著工作機會流失與所得差距激化兩大現象,台灣如此、美國亦然。這是全球科 技、產業經濟、政治結構轉變所造成,任何國家,除非放棄經濟成長,均不能自外此一潮流。

     從結構面向來看,台灣經濟全球化與貧窮問題惡化,並不能歸咎大陸。1990年代李登輝執政時代,主張對大陸「戒急用忍」,但為了協助台灣 經濟找出路,也提出「南向政策」,希望台灣產業向東南亞移轉。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擊垮台灣許多南向產業,多年無法復原。最終還是比較利益因素,使多 數台灣企業寧可忍受「三不通」的不便利與高成本,仍然集中大陸投資設廠。

     再從台灣內部社會結構來看,自政府推動教育改革廣設高中大學,社會知識力提高後,低下層工作完全仰賴外勞填補,但受到較高層級教育的青年 一代,並未得到知識社會所需要的完整訓練,成為高不成、低不就的一代,社會整體就業機會減少、低下層工作乏人問津,但高教育、高技能工作職缺卻供不應求, 已成為台灣就業市場結構性問題。反應在社會生活,就是企業家與高職能人才收入大幅成長,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則落入生活貧窮線下,或靠非典型工作勉強餬口, 生活相對貧窮。

     長期以來稅制不公,資本利得稅負偏低,不但擴大社會貧富差距,若干可以作為社會福利支出的稅收因而流失。過去20年,政府社會福利預算占 比逐年提高,但顯然仍不足以因應社會結構變化所造成的貧窮問題惡化速度,政府需要更多財源以提升社會福利預算規模,幫助貧窮人口過有尊嚴的生活。

     馬英九執政3年來,兩岸經濟合作態勢已改變台灣經濟體質,開放帶來成長動能,加上大陸對台「讓利」,不斷來台採購,2000年台灣經濟成 長率創下10%紀錄,今年以來,民間消費意願明顯增長,可望帶動工作機會增加、薪資所得增長。不過,貧窮問題不是短期經濟成長所能有效解決,仍需要較長期 的持續成長才能奏效。對執政黨而言,貧窮與所得差距惡化問題固然是經濟與社會的結構性問題,不是任何政黨的責任,但在反對黨操作下,的確是戰略弱點。

     民進黨選擇「貧窮議題」作為2012年大選戰略決戰點,其實有意在言外的企圖。在台灣,「貧窮議題」不僅是經濟與社會議題,更是一項隨時可以轉移為民粹操作的統獨議題,民進黨選擇「貧窮議題」,既可實攻,亦可虛攻,何樂不為,身為選民,卻應該深思明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當代漂泊 的頭像
    當代漂泊

    當代漂泊

    當代漂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