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21日 中國時報/謝錦芳/特稿
不論是東京的帳篷族、香港的籠屋或台北的鐵皮屋,在繁華都市的黑暗角落,最底層的民眾以最簡陋方式,過著最卑微的生活,也展現生命的軔性。對多數遊民而言,如果有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家,誰願意在街頭流浪?
台灣的遊民人數究竟有多少,一直是個謎。內政部統計「受理或查報」人數,去年底截止為三八二一人。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教授水內俊雄認為,官方受理與實際遊民人數至少相差五倍。國內專研遊民問題的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鄭麗珍等人認為,如加計高風險的廣義遊民,這項差距大概有十倍。
國內民眾普遍對遊民排斥,認為他們懶惰、不工作,不過依當代漂泊協會對台北車站附近遊民的調查,九成遊民之前都有工作,他們可能因為生意失敗、工廠外移、產業結構轉型而失業,由於就業不穩定,最後淪為遊民。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七年級遊民興起,許多是派遣工,隨時會掉落失業的漩渦。
處理遊民問題,最大困難是被汙名化。台北市社會局社工科科長童富泉指出,社區對遊民認識與接納度不足,認為他們帶來髒亂與混亂,市府好幾項計畫因為居民反彈而功虧一簣。「如何促進遊民與社區的和諧關係,是重要的一環。」
相較於先進國家,台灣對於遊民的觀念,主要停留在「眼不見為淨」,或「殘補」式的社會救助。目前依《社會救助法》第十七條提供遊民急難救助,主要是醫治路倒的遊民,但第二階段(自立支援中心)、第三階段(正常租屋)等完善的社會安全網,全國尚未建立統一的制度。因此,政府有必要加速補破網,適時拉他們一把。別讓他們只因摔了一跤,一路溜滑梯,滑落到社會最底層。
引用自: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112011082100315.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