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05 中國時報
卓雅苹/北市(博士生)
日前報載,詐騙集團利用開設人頭空殼公司,已使十幾家銀行損失數千萬元,詐騙集團的犯罪手法固然令人憤慨,街友出讓個人身分資料的行徑,也著實令人不解,但我們如能體會這群社會底層的弱勢人口,勉強維生,只求圖一口溫飽的渴求,是不是能對這些犯罪行為釋懷,並試圖付出努力、重建生命應有的尊嚴。
自一九九五年開始投入日本街友運動的湯淺誠於其著作《反貧困--逃出溜滑梯的社會》中提及,面對貧困問題,在勞動、社會保險、公家扶助等三層安全網都不能發揮功能的情況下,監獄成為第四層安全網。為了生存,街友族群不惜蹈入犯罪、乃至進監獄。相同的情形也發生在美國等先進國家,監獄人滿為患。
就算再努力也找不到工作、裹住棉被藏躲在地下道、受盡歧視對待和驅趕等,我們輕易將街友族群視為懶惰、自我放棄、不負責任的對象,如再加上街友犯罪的新聞報導,整個社會對街友的刻板印象就更為「汙名化」,但只為了不再挨餓、有個可安居棲身的地方,街友出讓個人資料給犯罪集團,為了生存,這種走投無路而不惜觸蹈法網的心境,是否有人可以理解?並在詐騙集團下手利用以前,先伸手扶援他們、讓他們有溫飽、像個人一樣有尊嚴的生存下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