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12-27 02:05 中國時報  陳于心/北市(自由業)

 台北市某議員發表「往遊民身上噴水應該發獎金」的不當言論,甚至認為放縱遊民,即有可能使其成為下一個強姦搶奪犯。遊民的負面形象向來是困擾,但除了衛生安全,其背後的社會不公卻少人視之。

     

     不論是東京的帳篷族、香港的籠屋,在進步都市中總有最底層的民眾以簡陋、卑微的方式過活。該市議員的不當言論正好反映社會對遊民的汙名概念,不足的接納度、髒亂和遊手好閒,社會排斥下幾乎就是眼不見為淨。

     事實上,貧困不是只是個人的問題,追本溯源還是社會的問題。過去十年,遊民數量已增加約六七%,貧富差距更達六個倍數之多,上億豪宅熱銷不斷;然而底層遊民甚至視遮風避雨為奢望,即便熱景氣仍將其拋之在後,結構性貧窮,根本難以擺脫,如今卻有噴水驅趕寒冬瑟縮公園遊民的言論,實為殘忍。

     遊民問題部分來自於居住,近來遊民有年輕化趨勢,台北房價所得比高達十六倍的壓力下,即便月薪四萬元的上班族,也得不吃不喝五十八年才能成為有殼蝸牛,更遑論底層階級。依筆者所見,日韓對遊民的租屋補貼、職業訓練、平價住宅,正是政府的他山之石,讓他們遠離偏差,重返社會規範的脈絡,才是治本之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當代漂泊 的頭像
    當代漂泊

    當代漂泊

    當代漂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