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14日 / 蘋果日報

戴瑜慧(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大眾傳播與媒體藝術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當代漂泊執委)

     自冬徂夏,對貧無立錐之地的街友,卻是在冬日受到議員潑水的羞辱,到初夏遭到少年以糞尿灌頭臉的殘虐攻擊。許多市民網友,在驚呼可惡與感到憤怒外紛問道:「那個潑水的呢?」這樣的提問,是因為社會清楚的看見,那個仗著公權力公然欺壓社會最弱勢的群體,和今天少年犯行之間的高度相關性。令人擔心台灣將步上美國後塵,孳生可怖的青少年仇恨犯罪問題,屆時受害的將是整體被歧視、仇恨與暴力污染的台灣社會。

     所謂的仇恨犯罪是指受害者僅因其所屬的某些特別身分而受到侵害,例如種族或民族、國籍、信仰、性別、性取向、身體殘障或精神殘障或具有一種或多種此類「真實的」或「被視作的」特徵的人或團體有關聯而被視為攻擊目標。如同被潑糞的遊民反問少年,「我和你有仇嗎?」少年笑著說,「沒有啊!無聊」。犯罪再也不須理由,只須歧視,就可大方為惡。或許有人認為少年是無知妄行,但對照社會有權勢者的言語,例如指摘命令政府與公益團體「不准發便當給遊民(這樣才能刺激遊民)」,或是妖魔化遊民(到處尿尿大便是殺人犯強姦犯)來正當化自身的歧視行為,甚至率領來勢洶洶的支持者要與批評者公開較量或是利用法律控告威嚇批評者。今天,當少年欺負人卻嗆聲,「怎樣,過來啊!」這樣熟悉的言語,印證了有樣學樣的社會效應。

犯行可怖將飆高

     為什麼仇恨犯罪可怕,需要加重刑責?第一,只因為歧視就無端傷人,如美國加州司法部部長所言,是所有犯罪當中最不人道的犯罪。第二,仇恨犯罪會造成恐懼情緒的擴散,讓受害者所屬的團體人心惶惶活在恐懼之中。第三,仇恨犯罪如同潘朵拉的盒子,在歧視語言與社會仇恨滋養下,犯行可怖程度不斷飆高。研究指出「懶惰鬼」、「敗類」、「寄生蟲」、「人渣」等社會標籤將造成對遊民的去人化。由於「遊民」不是人,而是可以消滅驅逐的害蟲,在這樣的心理支持下,讓施暴者不斷升高對遊民仇恨犯罪的可怖程度。如美國National Coalition for the Homeless的年度仇恨犯罪調查指出,自1999年開始有上千起對遊民的攻擊,傷害致死者有291件。除了用球棒、高爾夫球棒毆人致死、強暴、丟石頭外,甚至令人髮指的將遊民潑上汽油活活燒死。
當代漂泊2010年針對台北車站遊民的調查指出,高達30%的遊民在露宿時曾遭受攻擊,普遍對人身安全感到擔憂焦慮。曾有女性遊民提到,被小學生丟石頭攻擊以及睡覺時被人捏鼻子,那種恐懼難過至今都難以言語。也曾有遊民肋骨被敲斷,只因為犯行者想聽到骨頭碎掉的清脆聲。

須展開除污運動

     少年記了大過,暴行就會消失嗎?如果有權勢者依舊滿口歧視語言、如果公權力淪為霸凌人民的工具、如果正義始終不見伸張?不是在告訴下一代,來吧,有樣學樣。本月,美國加州警察Manuel Ramos因毆打遊民致死,終於被送上法庭。台灣呢?是要讓比糞尿更污穢的仇恨犯罪強灌人民口鼻,還是為了下一代、為了正義,展開除污運動,讓歧視者受懲,讓受辱者平反?

引用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514/3422633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當代漂泊 的頭像
    當代漂泊

    當代漂泊

    當代漂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